在汽修厂如何防止被宰!
汽车维修的技术含量很高行业,一些非标准的汽车维修店经常使用各种“黑手段”来骗钱。消委会市提醒每个人在修车时要小心以下陷阱:
小病检修:就像人们感冒一样,汽车也会因为小问题而抛锚。感冒通常需要吃药和打针,但当它被送到汽车修理厂时,它往往成为一项重大手术。例如,有时汽车不能着火,因为节流阀脏了,所以只要清洗节流阀。然而,如果汽车被开到修理店,大多数店员会建议车主洗“三次”。所谓的“三洗”就是清洗节气门、进气口和喷油器,一套至少要四五百元。
热衷于更换零件:刹车系统关系到司机和乘客的安全,所以车主如果刹车有问题会紧张。许多消费者在遇到防抱死制动系统报警问题时会吓出一身冷汗,所以他们会去修理厂检查,并接受修理厂更换整套的建议。事实上,防抱死制动系统报警往往是由一些小问题引起的,如电路问题或灰尘问题,所以绝对没有必要更换整套。修理厂想改变整套设备只是为了赚钱,即使它明白这是不必要的。
偷工减料:汽车维修中最基本的事情就是换油。在加,加油的过程中,标准是把加的油注入到油尺弯区的上限。这里的修理厂方法的麻烦是在放入机油时故意留下一些,这样在加使用机油时就可以节省一些。另外,在加,使用机油时,我们应该注意从加进口的机油和原来的机油之间的一致性。
许多行业黑心商人使用“狸猫换王子”的把戏,修理店也不例外。在修理过程中,一些修理店会留下一些零件被汽车取代。虽然这些零件已经用光了,但在清洗后,修理店很可能会以新零件价格欺骗消费者,从中赚取巨额利润。除了翻新旧零件和冒充新零件之外,还有假冒伪劣行为,如用工厂零件填充辅助零件和拆卸零件冒充新零件。
提醒:多学点东西,避免被“屠杀”
针对上述现象,提醒广大汽车消费者尽可能多的了解汽车的原理和结构,认真阅读汽车产品操作手册和汽车维修手册,通过咨询互联网上同品牌、同型号的朋友,查询各相关4S店的服务信誉和维修水平,以便当汽车需要在4S店维修保养时,消费者可以有一定的筛选防范措施和“逛逛”
维修前,根据《家用汽车产品修理、更换、退货责任规定》、汽车维修手册和“三包”证明,与维修人员签订书面维修合同,特别明确规定维修项目、维修质量标准、维修费用(包括备件费用和工作时间)和取车时间。
在维护过程中,注意保存和收集各种材料,包括纸质维护材料、传单、协议、承诺、音像等。在争议的情况下,这些材料很可能成为权利保护的重要证据。如发现问题,及时向消协,工商、质监、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处等相关部门报告和投诉,依法保护其权益不受损害。
在汽车维修保养结束时,消费者应注意按照本规定向修理者索取书面的维修记录,并妥善保管,作为退货、更换、修理和以后维修的重要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