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商平台进入汽车后市场,传统汽修店会不会被“干掉”
疫情引发的蝴蝶效应,不但对全球医疗健康系统造成紧张的挑战,还引发了全球经济的“不安全”。甚而有经济学家撰文称,一场相似于1929-1933年的“经济大冷落”正在降临,这使得原本低迷的车后市场从业者惶恐不安。
疫情之下,互联网巨擘蚕食“汽车后市场”?
从目前来看,尽管一些终端汽修门店渐渐有序“复工”,但由于车主韬光养晦、用车频次下降等成分,珍稀的客流量难以支撑起昂扬的人工、租金成本,导致很多汽修店近几个月入不敷出。据一位汽修店负责人透漏,目前他们店的人工成本和固定租金以及其余费用加起来,直接损失超过50万,开业后的事迹仍不稳定。
尽管有着疫情带来的风险颠簸,但互联网巨擘们似乎却一直想要在汽车后市场分一杯羹:最近新获得追加2亿美金融资的车好多集团表示,新进资金将用于车好多车后业务的发展;
腾讯也在今年正式入局汽车后市场,团结埃克森美孚及其代理商投资公司孚筱、途虎共同组建了上海孚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,3月份已开始正式运营;
而在此之前,阿里旗下天猫汽车与金固股分旗下汽车保养平台汽车超人、汽配提供链服务商康众汽配联手成立汽车后市场新公司,组建汽服新零售支撑系统;
京东也宣布在汽车用品业务基础上向上游拓展B2B市场,打造10万+伶俐修理厂……
种种迹象表明,在疫情的粉饰下,互联网巨擘们吞下汽车后市场这块“肥肉”之心路人皆知。毕竟,这是一个稳定且增长的巨大市场。据德勤《2019年后市场白皮书》数据显示,目前中国保有车辆平均车龄在4.9年,并随增量市场的增长势态连接增加。2018年,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已超过1.29万亿元,该数字仍处于增长态势。前瞻家当研究院也预测,2019-2022年中国汽车后市场将保持10%-15%的市场增速。
一直以来,中国汽修维修门店,一直在进行着“大鱼吃小鱼”的吞并整合。据中国维修行业协会的数据统计,从2014—2018年,中国存案在册的机动车维修门店数目一直呈下降趋向,在到达46.18万家的最高点后逐年下降到42.96万家。辣么,当互联网巨擘再次向汽车后市场伸出魔爪,会不会有更多的汽修门店消失?
互联网巨擘一统汽车后市场?难!
在一些互联网从业者看来,互联网巨擘入局汽车后市场具有几个方面的优势:其一,血本。互联网巨擘凭借着从社交、游戏、电商等方面掠夺的昂扬利润“高抬高打”,而且在“烧钱补贴”抢占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;其二,流量。对于阿里、腾讯、京东等巨擘而言,巨大的用户基数是其推广汽车后市场的重要支撑。其三,提供链,好比京东,具有强大的经管数百万SKU的能力,还能够通过数据管控线下。
不过,汽车后市场的复杂状况也导致了其扩张异常艰苦。仅从人们对于汽车后市场的定义来看,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:一是汽车家当链的组成片面,它包括汽车贩卖平台的金融服务、汽车租赁、二手车等;二是整车落地贩卖后,车主所需要的全部服务,好比汽车保险等;三是消费者在使用汽车过程中所发生的与汽车相关的服务,好比维修、保养、零配件以及车辆改装等。
这种局面就导致了汽车后市场各有侧重,种种模式均可共存发展。其中,从主机厂到4S店的汽车品牌布局得益于强大的提供链系统;汽车零部件到汽修店的松散布局,则提供了更为个性化的服务。而互联网巨擘入局后更多的是处于“不上不下”的中间路线。有消费者这样批评道:“互联网巨擘做汽车后市场,职业程度未必拼得过4S店,费用上未必拼得过小汽修店。除非明码标价,不然那些加盟店说白了即是换了一块招牌而已。”
占有血本和流量优势的互联网巨擘,大概在汽车后市场会水土不服,难以成为该平台的巨擘。开始,在流量方面,互联网巨擘在线崇高量方面的积累对于获客的赞助不大。从目前来看,由于汽车行业是一个比较职业的平台,普通人难以具有职业的技术素质,这使得线下门店的服务天然成为流量入口,甚而有些优秀的门店仅仅依靠线下即可稳定发展。
其次,血本的助力有限。一位在汽车后市场从业十多年的业内人士表示,“其实现在的汽修门店一年能红利二三十万元的很少,很多只是处于不亏钱的状况。这个市场很大,但是这个市场的利润远没有想象中丰厚。而互联网公司容易赚‘快钱’,赚“辛苦钱”大概没有辣么简单。”
说究竟,汽车后市场太大了,很难做到真正的标准化,完全是一个拼服务能力的市场。而比较于其余消费级产品,汽车后市场的客户更为理性,车主惟有相信门店以及平台才会来保养消费。与此同时,汽车后市场更像是一种社区服务,具有一种就近服务关系,搭载互联网也难以冲破服务的地域边界,自然也难以获取昂扬的垄断利润。有数据显示,中国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渗透率仅有7%-8%,在所有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。
从目前来看,如阿里、腾讯、京东等互联网巨擘,入局汽车后市场大多缠绕着“提供链”展开服务,但服务的基础落脚点依旧是众多的线下汽修店。由此看来,传统的线下汽修店在双方的“博弈”中还处于比较强势职位。而且,互联网巨擘拉拢线下汽修店的同时,但汽修店本身也在进行“互联网化”。至于未来谁能“颠覆”谁,这只能等待时间来验证。